興大USR團隊 榮獲《遠見》大學社會責任在地共融楷模

↑中興大學「打造國際永續部落:清流賽德克族」團隊獲得「在地共融組」楷模獎,由王精文副校長(中)與計畫主持人電機系賴慶明副教授(右)出席領獎。(圖/中興大學提供)

《遠見雜誌》第2屆大學社會責任獎結果出爐,中興大學「打造國際永續部落:清流賽德克族」團隊獲得「在地共融組」楷模獎。本屆共有142件參賽方案,由產官學研共9位專家擔任評審,深度訪談大學實踐方案的做法與精神,最終頒出16個獎項,獲獎率僅11.2%。興大長期耕耘清流部落,結合跨域力量投入部落文化永續之努力,獲得高度肯定。

 

興大由王精文副校長與計畫主持人電機系賴慶明副教授出席領獎。王副校長表示,感謝遠見雜誌舉辦有意義的評選活動,此次獲獎備感榮幸,清流部落鄰近興大惠蓀林場,該計畫結合校內跨院教師共同合作,包含:電資學院電機系賴慶明副教授協助部落綠能科技發展、農資學院動科系畜產場場長陳洵一教授協助建立起里山經濟模式、農資學院園藝系吳振發主任協助部落景觀建造與景點規畫、文學院台文所朱惠足教授以及人社中心陳淑卿主任帶領的團隊進行數位人文、文化保存等,將研究教學成果,應用於部落觀光與文化復興的實作與實踐。

 

同時,感謝部落兩個發展協會張淑珍理事長及黃立行理事長,與互助村梁文峯村長的支持與協助、賴慶明主持人帶領計畫團隊之付出,也感謝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台達電子、麗明營造CSR的專業協助與資源挹注,一起將清流部落打造為國際永續部落,為後疫情時代價值重建與地方創生提供可參照的模式。

 

中興大學以鄰近校區惠蓀林場的南投縣仁愛鄉清流、中原的兩賽德克族部落為場域,在建立運作模式後將延伸至眉原的泰雅族部落。計畫以綠能里山、數位鄉鎮、原鄉創生、國際價創為推動目標,與部落密切合作,規劃完善的學生參與機制,串聯課程教學與服務學習。

 

>> 1111 TUN大學網
https://university.1111.com.tw/index.asp
>>知名大學聯合校徵
https://www.1111.com.tw/159348/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產學合作 預約人才
https://www.1111.com.tw/128303/

>> 1111人力銀行網站
https://www.1111.com.tw/

國立中興大學中興大學社會責任部落U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