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CARD 網友
▲15 間工程師面試懶人包(圖/freepik)
1.如果有這麼多offer ,要怎麼跟人資說明報到時間?
只能放棄或是延長意願回覆,或是押報到日之後再婉拒(極度不建議),因為會被黑名單 因此大公司流程較長,建議提早面試才能在之後有時間抉擇。
2.為什麼放棄P?
原因1.同上,P是我的最後一場面試,考量拿到offer或是感謝信時程大約也要一個月,必須要放棄手上有的offer(通常不會有公司等一個月意願),因此在不確定性的考量下,選擇退出
原因2.也是版上的弊病,其實當收到每一間公司的面試邀請時,都會很認真去爬文找評價,不管哪個公司部門,通常都是沒理由的「快逃」😅,所以不論各位對P、對廠務的評價如何,我只希望我用我的心得分享給各位做參考,職缺好不好真的很難去定義。
3.最後選哪間公司:我的秘密,就不透露惹😆
4.碩士非四大 :成績也真的普通,實實在在的一般學生,所以各位真的別氣餒!
5.為什麼不面IT面廠務: 因為是收到邀約才去的,我沒有主動投遞。 至於什麼課有人應該也猜到了,而職缺確實有限制電機資工相關科系,至於為什麼會被撈到,我想應該是關鍵字有符合主管想要的條件,所以履歷關鍵字滿重要的。
———————
以下正文:
背景 :
混血電資碩畢
碩論 : AI相關
無比賽經驗、無實習經驗、成績普
前言:
此篇為2023年畢業後今年3月退伍後的雜魚(這我)面試心得。 持續面試的過程非常累且煎熬,尤其在面對未來不知道有更好的公司邀約或是沒邀約時,面試排程及決策都是一項挑戰。
在此鼓勵大家多多用面試練習,提升自己的信心。剛開始面試一直緊張口吃,甚至連PPT都沒準備,隨著每次面試後改進自己的談吐及面試中遇到的問題,大約面8~9家公司之後就會很順利的應對主管人資的任何問題了。
小弟自認雜魚,感受到2024科技寒冬,差點凍死路邊。秉持著吸引力法則,堅持相信自己不是雜魚(自信拿出來💪),一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採取策略: 海投戰術(練習面試) → 專攻戰術(專精特定領域)
剛開始因為不確定未來想走哪個方向,於是廣投軟體、韌體、演算法、影像、AI 等系統廠職缺,主要練習用固定樣板及內容去展現人格特質及專業能力,接著慢慢修正。面試中期休息一下後開始往豬屎屋的職缺投遞,也針對公司開始修飾專業能力的說法,更針對JD去論述,讓公司覺得他們找到想找的人才。
面試前準備 :
英文有多益550以上最好,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LeetCode:有時間就刷,沒時間則針對韌體常考的考題或是公司考古題下手 (Reverse linklist 、String相接、Bit operartion、Sort、Stack、queue…)
熟悉度 : 計算機組織 > 資料結構 > 作業系統
在整體面試過程中 計組及資結最常被問到,作業系統的問題則比較少。
專業加分: 例如 : 數位信號處理、影像處理、實作MCU 、Arduino、FPGA、懂通訊協定…等等,只要有專業的實作經驗通常加很多分,也請把握專業能力,將你在學校所學的內容展現給主管看。
推薦文章>>科技業面試全攻略:掌握 LeetCode 技術關卡的解題技巧與核心技能
公司面試及心得
-
(線上面試)
一面:(小主管)
PPT介紹,問PPT內容、AI相關內容、RTL相關內容,考virtual memory及MMU相關概念。
白板題,主要是pipeline及throughput相關問題。最後問對於這次面試狀況給自己打幾分。
部門擴增,好像要找會RTL及AI相關的工程師,聽說部門約7點就下班了。整體面試準備方向錯誤,導致MMU問題及pipeline相關題目都寫不太出來,給自己4分,也解釋給主管原因。
面試結果 : 二面實體面試邀約 (婉拒)
-
(實體面試)
考試60分鐘+適性測驗10分鐘:資料結構及MCU相關、Bit operation
一面(1vs2 大小主管):
PPT介紹並討論,針對論文及演算法部分問的很細,需要耐心並且邏輯清晰,要對自己做的論文內容很熟,介紹部門及工作日常,偶爾出差,部門流動率低。 隔週二面邀約 二面(人資 + 大大主管): PPT論文介紹,很看重演算法的邏輯及想法,會提出一些想法,要跟他解釋什麼可行或不可行。會看大學研究所成績,因此要特別注意成績問題。 隔天三面邀約
三面(處長):
講話很快,很有想法,感覺懂得很多,因此在講解論文時他提出很多專業的見解。會給出對我的人格特質上的一些評價,算是一個蠻不錯的主管,口頭offer。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適性測驗信(要認真做,公司重視):
有多益的話一面不用考英文,前面要先做適性測驗,有時間限制並且有一點難度,可以先準備紙筆跟計算機,需要大量計算。
(線上面試)
一面: 1 vs 3 (主管+2工程師) 主要針對MCU及Linux去詢問,並且會問你對於電腦及科技產業了解多深。
整體面試過程算是比較嚴肅,不排除會出差,但是主要都在公司上班。
二面 HR :
HR蠻客氣的,主要都是罐頭題(最大挫折、合作、團體中擔任的角色),介紹公司環境、補助…. 一周後詢問意願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實體面試)
入廠量血壓、填寫資料
考試1 : 國高中數學(空間、機率、等比級數、角度、溶液比值、二元一次方程式、斜率…)
考試2: 影像處理(Filter、形態學)
一面: (小主管)
針對自介討論交流,整體過程滿融洽的,主管很認真在聽並反饋,問很多影像處理相關實作經驗。
請大主管
二面 :(大主管)
較嚴肅,講解工作職位分配、工時、基本上要對影像處理的原理非常熟悉,主管有詢問課程是否用OpenCV,主管好像喜歡打羽球,後面聊到羽球時氣氛有比較緩和。
工時比較不nice(9~21),不過加班費可以報,偶爾要進Fab,週六偶值班。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實體面試)
測驗:40分鐘(基本電學、MOSFET、C++、波型、數位邏輯)
一面 : 1vs3
工程師間會互相調侃,感覺團隊氣氛很棒,有聊到附近能吃的有什麼,公司想找懂寫程式而非單純call function的工程師。
二面 : 處長or經理
個性像是醜話說前頭,大方幽默,同時也感受到在工作上比較嚴肅。簡單的聊天以及確認是否真的有意願加入,口頭offer。
主要是寫他們公司專屬的程式語言,聽說因為是開發產品測試的第一線,因此壓力通常比較大。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實體面試)
測驗:一小時(英文聽力閱讀、MCU相關Debug)考卷剛開始掃過去的時候有點沒頭緒,如果對於Bit operation很了解的話應該滿好寫的。
一面 : 1vs2
根據投影片做交流,介紹產品及公司。主要是想知道是否有碰過C#,以及unit test的經驗,過程中問的算是蠻細的,如果沒有實做過C#可能很多問題回答不出來。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線上面試)
一面 : 1vs 3
主要針對軟體實作經驗及verilog實作遇到的障礙做提問,會丟出一些程式情境題要你提出想法,主要就是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說話邏輯。
二面 : HR 整體面試流程還蠻開心的,人資人也很好。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一面 : 副理
PPT內容報告後,主管問有關論文的情境題,再到工作上的情境題,然後講解很多對於這個職缺的內容並了解應徵者是否能夠勝任,接著對於未來的規劃及想法。 整體問的層面非常廣且心思蠻細膩的,要多表達自己的想法跟原因。 隔天半夜收到人資邀約
二面:人資
台積罐頭題,在這關我的面試狀況不理想,舉出了沒辦法凸顯能力及奴性的例子,甚至圓不回來,僅僅20分鐘就結束了(原本預估一小時)。
廠測: 免英文(提供5年內多益)+適性測驗
主管人非常好,原本以為人資會因此評價能力不好,但是最後卻上了,蠻意外的。 台積的時程非常的長,因此建議不要只等待台積,不然心態會有點崩潰。 不輪班偶六值班,感覺還不錯。
面試結果 : Offer Get
-
(線上面試)
一面:小主管
直接介紹公司跟詢問有沒有做過影像處理經驗,告知二面會給出幾張影像並且提出解決影像的方法,整個過程僅20分鐘。
二面 : 大主管
不看PPT,直接口述自我介紹。提供幾張影像並說出你如何判斷影像中的物件。
介紹公司內容,產品,QA。 一面到二面到感謝函的時程非常長(可能比台積長一些),整體面試過程不太舒服,感覺不受尊重,QA沒準備好精確的問題,導致主管回答的問題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兩邊有點雞同鴨講。
面試結果 : 感謝函
-
(線上面試)
考試30分鐘(有關網路題目,10選5)
一面: 1vs2 檢討考卷跟問想法,針對PPT及論文做討論,介紹公司內容。會以一支筆作為產品,要怎麼解釋穩定性,易用性及功能性,會詢問比較希望自動化測試還是手動測試。
整體內容問的非常細,可惜我的網路觀念不好,因此考卷也寫不太出來,只能盡量講解我會的部分。
面試結果 : 感謝函
-
(線上面試)
HR : 說明流程並簡單聊天及QA (10分鐘) 程式考試40分鐘 : C(bits operation 、linkedlist的Insert、code debug)
一面:(小主管)
針對考卷的答案問你邏輯及原因,問碩論並介紹公司內容,QA時間。
二面:(大主管)
問碩論,沒準備PPT,QA時間,在小主管時間就問完了,沒問題能問。 這是我退伍後排的第一個面試,因此來不及準備PPT,並且問題準備的不夠多,導致大主管QA沒問題可問,偏可惜。
面試結果 : 感謝函
-
(線上面試)
面試前2小時開放考題網頁:只要15分鐘就能做完(C#相關函式應用及結果4選1選擇題,每題約30秒 ) 一面:(小主管) 針對PPT討論,介紹部門及工作日常,面試過程中規中矩。 強調工時12hr,會先問是否能夠接受,偶爾要支援其他team,感覺業務上算忙。
面試結果 : 感謝函
-
(線上面試)
專業科目測驗:大約一小時 一面:(小主管) 自我介紹,強調設計工程師需要額外加班到8點。 二面(大主管) 重新自我介紹,QA時間 感覺是間小型客製化IC設計公司,因此業務較繁雜。
面試結果 : 無聲卡
-
(實體改線上面試)
一面 :1vs2
主要介紹公司產品及內容,詢問碩論相關問題,面談過程不嚴肅,相對的也沒這麼大的壓力。會特別提出地點在桃園附近,吃住問題,確保應徵者真的有意願想去 整體面試過程最荒唐,約定時間遲到,對方筆電沒電,後來用手機面試開到特效,導致沒辦法專心面試。
面試結果 : 二面(實體)邀請
-
0面: 簡單詢問為何應徵測試工程師,以及公司需要網路相關人才。 主管提到我應該要面開發而不是測試工程師,這句話點醒我:履歷關鍵字影響很大,面試初期其中一個應徵職位掛測試工程師,導致大部分來找的公司都是測試邀約,讓我以為我目前只能擔任測試工程師職位。 我的網路觀念不太好,因此主管認為不是適合,所以就不湊合接下來的面試了。
面試結果 : 感謝函
感謝大家看完小弟冗長的心得文🙇♂️,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本文由 DCARD 網友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2024面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