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圖片來源: freepik
文/Emma Hsu
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因為對方待過不那麼合拍的單位。雖然薪資待遇符合期望、產業發展也算有前景,但就是有各種原因讓人待不下去,希望之後不會再誤入歧途,但又不確定在面試階段可以做什麼樣的準備。
因此,以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初步彙整自己的經驗,也與大家分享。
其實,這一切多半與人有關
以下是各項目的簡要說明:
公司/部門/團隊文化
團隊/跨團隊的協作與溝通模式
團隊內部/跨團隊之間如何互動,是高度流程化到每件事情都要按照 SOP 來溝通?
還是高度靈活到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產生個別的溝通與協作方式?
因為有人喜歡照規矩做事,但也會有人不喜歡太多的限制,希望保留彈性。
協作對象的複雜度與難度
自己的職務會需要跟哪些垂直、水平、外部的協作對象合作?
有多少比例的業務會牽涉到這些對象?
這一切都會直接變成我們加入公司後,最為日常的工作面貌。
這除了考驗溝通與協作能力之外,也與我們個人的偏好高度相關。
主管的領導與溝通風格
主管的個人特質,以及帶領團隊的風格是什麼?偏向高度賦權,還是微觀管理?走親民路線?還是只與你討論工作相關的事?
團隊爭執時,主管會不會介入調停?需要指導/意見時,會不會主動分享?
更簡單來說,我們覺得對方會是自己心目中的好主管嗎?
職位的目標設定
自己所擔任的職位角色需要負責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我做得好,對公司的實質影響是?
每個人對於目標的難度期望有所不同,可能是艱鉅,或是墊起腳尖就能做到,又或者容易達標,甚至是沒定目標,只要做好工作不出錯就好。
職位晉升的頻率與速度
以公司發展的速度和資源配置來看,自己的部門、團隊、職位是否有向上與擴大的成長性?
是階層化組織,要隨著年資與達標狀態來一階一階地爬?
還是只要有能力,就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晉升到同齡工作者未必能做到的職務?(備註:這裡談的是工作範疇中能擁有實質的決策權與資源配置,像是管理預算、人力等,而不只是職稱的變化)
個人成長與發展空間
除卻上述的公司發展速度與資源配置之外,以往上爬來說,自己期望發展的核心能力與路徑,是否大略吻合公司所提供的環境與機會?
以拓展能力廣度來說,如果未來希望轉調職務,學習增加水平面向的核心能力,這是公司能提供與接受的嗎?
我最在意的是什麼?
上述這些看起來相當龐雜,但回到自己身上,要問的其實一直都是:「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
要能面面俱到,每項都完全符合期望,這樣的工作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在判斷與公司的契合度時,肯定會有符合與不完全符合的面向,這時需要找出自己最在意的 2-3 個項目來聚焦。
而當我們專注在特定項目的資訊收集與判斷時,也別忘了沒被放入關注的項目,有沒有發現致命傷或是關鍵影響,使得我們最後因為某個對於公司的小小發現,而毅然決然放棄加入。
在這裡沒有絕對的公式,也沒有如何做決定一定就比較好,因為每個人在意的事情是不同的,所以這會是個非常個人的選擇與體驗。
此外,也會隨著我們工作經歷的累積,進而產生變化(好比過往曾經追逐的偶像,現在可能不是心頭好)。
以上簡要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有使用過不同的判斷依據,或是建議、好奇或疑問,也歡迎留言。
祝福每個在選擇工作機會的人們,都能找到與自己最契合的團隊。
在此,與你擁抱。
推薦文章>>
※本文由 Emma Hsu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如何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