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年(編按:2020年)報考少年觀護人有幸上榜,過往其實有很多寫得相當好也用心的心得文,
不過我在準備口試時,常常會自己在腦海中想像口試當天可能會有的各個環節、程序以及考場座位分布等,
而對於未知的一切感到焦慮,因此本篇心得文會著重介紹口試當天的各個細節程序,
而非如何準備口試(因為前面已經有很多篇寫得相當完整的心得了)。不過我也還是會把被問到的題目分享出來,並加入小小的個人感想。
讀起來會像是流水帳,不過我是想盡可能把每個動作環節都描述清楚,
盡量讓沒有口試經驗的人能夠對於未來可能遇到的每個步驟都先有所了解,
以讓緊張程度盡可能降到最低。(我覺得自己這次就因為過於慌張而沒把口試表現好)
在報到後,試務人員會到每個人的座位依序與你核對、確認身分,
而後就待在教室中等待各考場的試務人員在輪到你時到教室請你出去。
等待期間內手機都必須關機,如果有需要使用洗手間也必須和教室內的試務人員說,
並且絕不能帶手機出去。
這邊很慶幸我是第一位口試的考生,不需要等太久,不然真心覺得等待的時間好漫長、緊張又煎熬。
首先一進入試場後,會有試務人員引導你將隨身物品放在教室後頭,
這時候其實就非常緊張了,因為在一邊放背包的同時就感受到背後評審委員炙熱(?)的眼光朝你投來。
放置完隨身物品,隨後就坐到教室中間擺設的位置,
並由試務人員引導你對著左前方的攝影機報出自己的准考證號碼。
准考證號碼並不用背,因為可以看到桌上就放著寫有你的准考證號碼的立牌
以及約莫A4-1/4大小的紙張與筆供你使用。
雖然我並未使用到紙筆,且覺得似乎在被問問題當下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讓你慢慢寫字,
不過每個人的作答節奏不一樣,也許有需要的人能使用。
而雖然之前曾看到有心得文說評審委員僅跟自己離一個手臂的距離,
但我覺得並沒有這麼近,還是稍稍有距離感的,也許是三個手臂長的距離?
或許每次口試的情況都會不太一樣。
當報完准考證號後,坐在最中間主要的評審委員是主持整個口試流程進行的,
她首先有先說「感謝你來參加這次口試…」等等的話做開端,並要求進行兩分鐘的自我介紹,
包含求學、志趣、過去經驗、生涯規劃等內容。
而自我介紹的內容與時間其實也有貼在評審桌子
上,是你一進教室就可以看到的。
其實我的自我介紹是相當不順的,因為依照補習班的建議以及先前查詢過往口試的自我介紹時間,
我看到的有3分鐘或3-5分鐘,所以我自己在準備時是準備了3分鐘與4分鐘長的自我介紹,
想說依照口試當下所給的長度選擇要講哪一段不同的內容。
然而沒想到到了現場才發現只有2分鐘的時間能做自介,因此內心就開始有點小慌張,
變成我一邊講原先準備的3分鐘自介,一邊思考哪邊可以做刪減,以至於中間有些小小不順暢的地方。
在一到了兩分鐘後,主持的評委老師也就馬上地將我打斷(雖然同時我也差不多要講完了,正在做結尾)。
而我因為要將3分鐘的內容縮減成2分鐘,除了有點不順暢外,語速也是較快的,
因而我認為連帶影響到我後面在回答問題時都較為緊張,致使我對於這次口試的表現並不是很滿意。
所以建議大家口試時的自我介紹真的要好好準備,最好無論是何種長度的自我介紹時間,你都有所準備。
我這次就是忽略掉兩分鐘的部分,自以為至少都三分鐘以上吧,使得我從頭緊張到尾,對於答題上來說是傷害很大的。
當然如果能夠保持鎮定、深呼吸、慢條斯理、有邏輯的回答是最好的,
不過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當下緊張的情緒也不是那麼容易控制,
因此建議還是能準備就盡量準備得完善一些。
本來以為評委老師會針對我的書審或是自我介紹來問問題,但幾乎都沒有,
而是拿著準備好的結構式問題詢問如下:(依照評審委員的位置由左至右分別為評委一、二、三,評委二是主持流程者)
內容有什麼差別嗎?(可能是針對我法律系所提出的問題)
問到這邊似乎告一段落,但主持的評委老師發現還有時間後,繼續詢問有哪位評委想再問問題,
因此我想下面的部分可能是評委老師比較隨興問的,而非依據事先所準備好的題目。
最後一題回答完時,時間也剛好到了,主持評委接著做結束:
「今天的口試就到這邊結束,謝謝你今天的到來,也祝福你順利…」
而後就由身旁的試務人員到教室後頭拿隨身行李引導出門。
準備口試的時候其實一點也都不敢大意,雖然筆試的排名較高,
但其實前三名進入複試的考生成績都相距約莫一分之差而已,很容易因為口試成績表現稍微不好就被超前。
最後口試成績得到83.33,如前面所說的其實整場口試狀態都不太好,並不高分。
即便我覺得我準備了很多題目、先前撰寫的非常多擬答都沒有被問到,
但周全的準備依然是有用的(雖然其實還是不夠周全),否則我想我的分數可能會更低吧。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是在於如何面對身旁來自家人朋友的聲音,以及如何做好自我的心理建設。
這段期間,無論是他人的質疑或是鼓勵,對我來說都是種無形的壓力,雖然明明很確定這是自己所想要的道路,
但偶爾還是會懷疑當初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條路是否正確,也會擔心是否之後須面臨落榜的打擊。
不過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去學習聆聽內心的聲音、學習如何一個人獨處、學習如何在每次的自我懷疑中重新找回勇氣。
畢竟國考這條路上始終是孤單的,但開花後的果實吃起來有多甜美,也只有自己最深刻。
在考試前有發了好幾個願,其中之一是要求自己考上後要去捐血,雖然聽起來超弱,
可能是大家平時就在做的事情,但對我來說捐血真是超級恐怖的QQ 這個週末就要去!
如果有要考觀護人的考生有任何疑問的話,無論你什麼時候才看到這篇文章,都歡迎站內信給我,
若我有看到都會盡速抽空回覆你(也歡迎每半年都來督促我去捐血XDD)
最後,祝福各位每一個堅持不懈的考生,都能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成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