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內容:
之前在出版社擔任執行編輯,這間執行編輯比較不一樣,
他們是分開純編輯編文案,企劃會去尋找合作的作者,
在交接給執行編輯,這時就要負責與作者去邀稿,
討論書裡面要有幾頁、幾個單元,還得與美編討論新書的畫風,
書內的樣式編排,這些只是初步的工作,
文編的部分,老師進來的稿子,後續還得出好幾份稿,
初稿讀過一次,校對還要對過一次,
檢查有無錯字文句有沒有不順的地方,沒問題的話還要進行第二次校對,
校對是請外包做,所以文案回來都要在做檢查比對,
有沒有挑錯或是該改的有沒有改了,這中間同時還與作者不斷聯繫,
在第二校對的時候,會發給外面正在教育現場的老師,
讓他們看一下題目、內容有無錯誤,
幫忙把關書的品質,編輯得與多方作聯繫,
第三次是最後確認送印刷廠,印刷廠會給數位樣本,
模擬真實的書況,再度仔細確認過後,才會開始印製出版
曾遇過什麼困難及如何克服:
一進去跟他們開會聽不懂,因為有太多專業術語,
雖然公司有有教育訓練但太基礎,整場會議有八成都是專業術語,
讓我感到很緊張也很慌張,但之後就是一邊學習多問,
實際下去做就會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
與主管、同事相處情況:
主管個性屬於保守派,但又非本科系出身,
而我是本科系的難免會有磨差,他會覺得我太專牛角尖,
但我會認為我們應該要拿出專業的態度
職場中好的一面或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做高職地理教科書作的超開心,因為企劃只給一個大方向,
說是屬於上課但非考科,所以這時我們就有比較大的空間,
去做創意設計,地理本身就是一個比較無聊的課題,
我們想要讓他有些變化,製作一些有趣的輔材,
設計手做書的概念,與老師相處得很融洽,
老師也很認同這樣的方式,老師很願意跟你討論,
而且這本書做出來市場反應好,讓我們感到很開心
職場中辛苦一面或委屈的事情:
公司要求編輯做的速度要快,但當我看到不是很正確的時候,
會跟作者討論到爭論不休,反而被公司念說不能這樣跟作者樣這講,
或是指要求書本的美感,但美很主觀的,請設計顧問過程中給了很多意見,
實際上他的意見,只是賣弄經典例子,比較特殊的專業,
跟她解釋她也不了解,設計跟地理的專業度是不同的,
這種時候就覺得很傷腦筋,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找出兩者的平衡
福利:
買出版社的書有員工價,每年也有健康檢查
建議:
擔任執行編輯就看看你的堅持點在哪裡,是想快速還是內容,
如果只是想快速,那你便宜行事之下,就可以追求速度,
因為不斷執行重複的事情,你很快就上手跟完成書集,
但要求內容的話反而建議走企劃,企劃比較能主導有關內容方面的事情,
不過不管擔任哪一個職務,建議每天多少都要關注國內外新聞,
因為世界隨時都有新的變化,例如邦交國數量的變化,
這會影響到在編輯書籍內容的正確度,所以這是很重要的觀察
「本文是採訪當事人,並經同意分享」1111記者-林宜芬